以下文章比較不同保險公司的儲蓄計劃,集中在整繳、或二年繳,在未計算預繳及推廣優惠下,以本金港幣50萬比較不同保險公司,看看那間回報最好。
現整理資料如下,方便讀者參考
AIA、AXA、BOCL、China Life、Chubb、CTF Life、FWD、Generali、Manulife、Prudential、Sunlife、Well Link、YF Life
筆者以假設男/45歲,把不同保險公司的儲蓄計劃,以回報來比較那間保險公司的產品回報較好,針對以總供款額港幣500,000,年期由整付或2年供款,分別比較
1. 保證回本期
2. 預期回本期
3. 在指定歲數預期回報(ie 60, 65, 70及75)
註: 計劃未計及任何推廣及預繳在內
保證回本期最短6年、最長28年
FWD智盈匯聚(優越版)III (6年)、
AIA諾享2 (7年)、AIA簡愛延續5 (7年)、Manulife豐譽傳承2 (7年)、Sunlife優月儲蓄 (7年)、
BOCL 薪火傳承 (9年)、Prudential世譽財富 (9年)、
CTF Life富緻128 (10年)、Manulife宏浚傳承 (10年)、YF life富饒世代2 (10年)、
Sunlife萬年青.尊享儲蓄 (13年)、Sunlife萬年青.傳承 (13年)、Sunlife萬年青.星河尊享 (13年)、Sunlife萬年青.星河傳承 (13年)、Well Link富昇計劃 (13年)、
CTF Life閃耀傳承 (14年)、Generali啟航創富 (14年)、
BOCL 非凡未來 (15年)、CTF Life享富傳家寶II(尊尚版) (15年)、Generali跨越創富保2 (15年)、Sunlife永越多元貨幣計劃 (15年)、
AIA盈御多元貨幣計劃3 (16年)、CTF Life創世傳家寶II(尊尚版) (16年)、Manulife 財摯家傳保 (16年)、FWD盈聚天下 (17年)、
AIA充裕未來.盈尚 (18年)、AXA盛利儲蓄計劃 (18年)、Chubb 星鑽II (18年)、CTF Life匠心傳承2 (18年)、Generali豐盛逸悅保 (18年)、Manulife環球貨幣 (18年)、Manulife宏摯傳承 (18年)、Prudential特級雋陞II (18年)、
China Life傲龍 (20年)、Chubb傳承守創III (20年)、CTF Life價值連承 (21年)、China Life鑽逸傳承 (22年)、YF Life富饒千秋 (25年)、YF Life富饒創富2 (28年)
預期回本期,依次序如下
預期回本期回短4年,最長12年
預期回本期4年
FWD智盈匯聚(優越版)III (4年)、Generali啟航創富 (4年)、Manulife宏浚傳承 (4年)、Manulife宏摯傳承 (4年)、Prudential世譽財富 (4年)、
預期回本期5年
AIA充裕未來.盈尚 (5年)、AIA盈御多元貨幣計劃3 (5年)、AIA諾享2 (5年)、AIA簡愛延續5 (5年)、China Life鑽逸傳承 (5年)、CTF Life匠心傳承2 (5年),CTF Life閃耀傳承 (5年)、Manulife環球貨幣 (5年)、Manulife豐譽傳承2 (5年)、Well Link富昇計劃 (5年)、
預期回本期6年
BOCL 薪火傳承 (6年)、China Life傲龍 (6年)、CTF Life享富傳家寶II(尊尚版) (6年)、Generali跨越創富保2 (6年)、Manulife 財摯家傳保 (6年)、Prudential特級雋陞II (6年)、Sunlife萬年青.尊享儲蓄 (6年)、Sunlife萬年青.傳承 (6年)、Sunlife萬年青.星河尊享 (6年)、Sunlife萬年青.星河傳承 (6年)、YF life富饒世代2 (6年)、
預期回本期7/8年
AXA盛利儲蓄計劃 (7年)、Chubb傳承守創III (7年)、Sunlife永越多元貨幣計劃 (7年)、Sunlife優月儲蓄 (7年)、YF Life富饒千秋 (7年)、YF Life富饒創富2 (7年)、BOCL 非凡未來 (8年)、CTF Life價值連承 (8年)、
預期回本期10/12年
CTF Life富緻128 (10年)、Generali豐盛逸悅保 (10年)、Chubb 星鑽II (12年)、
總結
筆者做了簡單比較,分別預期退保價值(60、65、70、75)、保證回本期、預期回本期以圖表方式顯示,方便讀者查看。
發覺保證回本期及預期回本期較優的保險產品,中長線回報也未必會穩佔頭三甲,以FWD智盈匯聚(優越版)III為例,計劃本身無論在保證回本期及預期回本期也最好,但中長線預期回報只有約4%回報,估算其中一個原因是保證成份高了,所以保險公司可動用投資的金額相對少了,因而在未來預期回報估計算上數字也會比其他競爭對手低的。
反觀中、長期預期回報較好的儲蓄計劃,保證回本期也會較長。
筆者應該不會有機會看到現今的儲蓄計劃在過了30年後的回報是否可以做到如開首時計劃一致,投保一份保證回本期快,或是預期回報高的計劃好?
計劃若是全保證,中、長線回報一定不會吸引;相反加入了非保證回報,中、長線預期回報便會變得不保證。
所以在選計劃時不妨考慮以下因素:
如何才可以選到合選自己的儲蓄計劃? 筆者建議讀者可以從以下角度考慮
1. 保證回本期
2. 預期回本期
3. 長線回報如何
4. 是否需要多元貨幣
5. 是否需要計劃可以保單分拆、傳承
註: 以上預期回報,部份保險公司提供保證可支取現金紅利,假設不提取滾存收息。
以計劃資料不保證,讀者宜以保險公司最後資料為準。同時以上分享不能視為投保建議,如有任何查詢,讀者宜向保險公司或顧問查詢。
如欲希望查看更多有用資訊,可以like或follow筆者facebook page 専頁 Great Info,分享除了儲蓄計劃外,還會主力分享醫療保險相關貼文。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