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頭號殺手,2018年香港病發排名第二,5年期存活率: 早期發現60%,晚期發現6%,整體癌症死亡數字中排首位,佔26.4%。
2. 富衛更衛您(優越版)醫療計劃
由於保險/其他非保險公司資料時會作出修改,本網站會力求上傳資料正確,內容只供參考之用,未得同意,不得作其他商業用途,如發現,會保留追究責任之權利,唯最終資料準確性,一切以保險/非保險公司為準。 讀者如有投保需要,可向相關理財顧問查詢。
香港頭號殺手,2018年香港病發排名第二,5年期存活率: 早期發現60%,晚期發現6%,整體癌症死亡數字中排首位,佔26.4%。
很多客人也愛有儲蓄成份的危疾保障,所以保險公司也看準市場需要,靈活多變的把產品變更,由最初只提供單次賠償,到後期提供多重保障賠償,特別是多人關心的癌症、心臟病、中風,保險公司提的多重保障,部份更能提供多達5-6次賠償,給投保人十足保障。
但世事難料,特別是疾病種類多,相信絶大部份人士包括顧問在內,也未必能完全看懂危疾保險中所保障疾病的定義,而客人投保,通常準則(一)是以量取勝,即看那間保障疾病最多;(其二)是賠償計算;(其三)是保費;只要保障越多,感覺萬一不幸患上危疾,賠償機會也『應是』高一點的。筆者舉例如腦神經疾病其中的一老人痴呆症,絶大部份保險公司只提供由阿爾茨海默氏症所引致的老人痴呆症才會提供保障,其他原因而引致的老人痴呆症,則不在保障之內,所以就算危疾保障種類多,投保了也未必一定得到保障。
投保危疾,最理想應是如醫生認為病者有生命危險,保險公司便應作出賠償,才能算得上是危疾保險。但如何界定呢? 保險公司用了如患者因其他原因而入住醫院的深切病房超過某指定日數,便可獲得危疾保障,填補了空隙,真正做到危疾保險保障。
讀者可能會問,那現時市場上有那間保險公司的保險產品可以做到以提及的保障,我們用現時較多人選用的保險公司產品來做比較,包括如下:
「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症」(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危疾、住院點賠? 下文為讀者分享
中端自願醫保,保障標榜保障項目不設手術細分項目,但手術以外的癌症保障,又是否不設項目限額,在市場上常用的自願醫保靈活選,筆者用以下來做比較
1. 友邦 自願醫保專尚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