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r Blog

Monday, April 24, 2017

年金4大謬誤

由於筆者為定期更新,如想緊貼保險/相關資訊優惠及內容,可按Like連結,多謝支持。
------------------------
政府牽頭、由金管局旗下按證公司推公營年金,引起社會討論,實際上,坊間對年金有4大謬誤。

1. 公營年金率7%,勝不少投資?
2. 有退保機制好着數?

3. 窮人恩物,愈窮愈要買?

4. 年金適合老年人?

第1點,公營年金標榜年金率有7%,65歲買上限100萬元,每年可獲派7萬元,故稱之為年金率有7%。但實際上,年金所派的7萬元包括你的本金,而非如存款般派7%利息予受保人,簡單計算下,受保人要收到15年錢、即80歲才算有賺,中途離世或退保,損失可能相當重大。

第2點,承上,參考私營市場,保險公司先派發的大部份為本金,同時顧及公司賺錢;雖然公營年金有退保機制,讓受保人可按一定折扣取回部份本金應急,但私營年金保單生效後一個年度,本金已不見一半,公營年金料類近,退保機制又怎可助人渡難關?

第3點,公道來說,公營年金更適合中產人士,一般低下階層難隨時動用100萬元。假設一般退休人士有50萬元流動資金,全用來買年金,同樣7%年金率計,每年獲派3.5萬元,每月僅有2917元使用,屆時每次花費時均會講句「哪有錢」!

第4點,其實年金更應該趁年輕開始供,私營市場有供35年年金,同樣派終身,30歲起月供900元,供款額隨時少過強積金,效果同樣做到公營年金的年派7萬元,總供款才37.8萬元。所以,要保障退休生活,更應未雨綢繆。

總結:公營年金只可視作其中一項退休保障,單靠該部份,退休生活堪憂。

資料來源: 經濟日報

Tuesday, April 18, 2017

市面年金大比拼

由於筆者為定期更新,如想緊貼保險/相關資訊優惠及內容,可按Like連結,多謝支持。
------------------------
1. 邊個計劃係最好? 定係無一個好?
年金(Annuity)是保險公司就不同人士的退休需要,所推出的理財產品之一,除了按揭證券公司準備明年推出的「終身年金計劃」外,市面上也有多間保險公司提供年金產品,包括友邦的「年金寶」、宏利的「宏悅年金」、美國萬通的「目標必達終身年金寶」,以及滙豐人壽的「盈達年金」等等,各有特色。

一、年金利率保證
市面上的年金計劃,標榜每年年金率有3厘或4厘以上,但大多屬非保證回報,主要受投資表現所左右。

有保險公司提供年金利率保證,好處是投保人可以有穩定的預算。例如美國萬通的「目標必達終身年金寶」,保單生效滿15年或以上,年金利率保證至少3%。

又例如宏利的「宏悅年金」,投保人可預先繳付第2年的保費,便可享首年4.5%之保證年利率。

二、年金每年遞增
一些年金計劃,除了提供定額終身年金,亦有提供遞增終身年金,即每年或每兩年分派的年金金額會遞增,好處是可以追上通脹,例如宏利的「宏悅年金」,年金保證按年遞增3%。

又例如美國萬通的「目標必達終身年金寶」,共有7款年金計劃選擇,當中可選遞增終身年金計劃,年金每兩年遞增5%。

三、終身及非終身
年金計劃有終身及非終身之分,按揭證券公司的「終身年金計劃」,屬於終身派發,投保人不用擔心倘長命百歲會不夠錢用的問題。

市面上也有一些年金計劃屬於終身派發,例如美國萬通的「目標必達終身年金寶」,終身派發,不設置年齡限制。

保險公司提供的年金計劃,以非終身較普遍,例如友邦的「年金寶」,最多派至110歲;宏利的「宏悅年金」,最多派至100歲。滙豐人壽的「盈達年金」,最多派20年,即投保人開始取用年金後,要預算20年後便會結束。

四、聯合年金領取
受保人愈長壽,所得年金自然愈多,所以,年金計劃是一種「賭長命」的保障。

然而,若供款人憂慮一旦自己不長命,「太早走」的話,便會蝕章,那麼,他可以考慮選擇有聯合年金領取人的計劃,即供款人身故後,仍可繼續由其配偶或親人收取終身年金,此舉好處是可以保障家人。

例如美國萬通的「目標必達終身年金寶」,提供了兩項選擇;其一是若受保人於保證期內身故,則計劃會繼續派發年金予指定受益人,直至保證期終結為止;其二是受保人可與配偶共享100%年金,於其中一人身故後,另一人亦可無限期繼續收取三分之二年金金額,直至百年歸老。

資料來源: 經濟日報

Saturday, April 15, 2017

公營年金有幾筍?100億夠唔夠分?(短片)

由於筆者為定期更新,如想緊貼保險/相關資訊優惠及內容,可按Like連結,多謝支持。
------------------------


按證公司宣布明年中推出終身年金計劃,申請者繳付一筆過保費後,即可終身提取年金。換言之市民可以「自製長糧」。到底年金計劃有幾筍?當中有甚麼注意?

投保100萬元 男女所收有不同
終身年金計劃供65歲以上香港永久居民申請,保費入場門檻5萬,上限則為100萬元。計劃保證回報率可達3至4厘,分派入息至受保人百年歸老為止,受保人愈長壽,回報愈高。

以投保100萬元、內部回報率4厘計算,男性受保人每月可收5800元,1年即收7萬元,即年金率為7厘。由於女性的預期壽命較長,女性受保人每月收到的金額會較少,約5300元,年金率為6.4厘。

三大吸引之處
市場普遍認為終身年金「抵買」,吸引之處包括:(1)入場門檻低、(2)保證回報較高,由按證公司包底及(3)行政管理費料低。

市場上的年金計劃入場門檻以數十萬元計,但公營終身年金入場費僅5萬元,可謂平絶市場。另外,年金由外滙基金負責投資,可以節省私營保險公司的經紀佣金等管理費用。如果年金投資表現未達標,按證公司會「包底」,保證回報亦較市面相若產品為高。名副其實低成本、高回報。

申請者或爭崩頭
根據香港2016年中期人口統計,65至69歲人口達19.7萬,但首批年金額度僅得100億元。假設所有申請人均投保100萬元,額度只夠分配予1萬人;如果要學iBond人人有份,假設投保額限於10萬元或以下,投保人每月收到金額可能只有數百元,吸引力將大減。

根據統計處人口推算數字,65歲及以上長者的比例料將由2014年的15%顯著上升至2064年的36%。人口老化在未來20年最為急速,長者比例將在2024年升至23%及在2034年進一步上升至30%。

立法會議員陳健波指出,首批100億元的額度肯定不夠,若政府想數以十萬計市民受惠,計劃規模可能需增至500億至1000億元。特首梁振英已表示,若年金計劃推出後反應好,會考慮加推。

值得留意,年金計劃不會與通脹掛鈎,年金的購買力會隨通脹上升而下降。另外,申請人亦宜預留資金應付突如其來的需要。雖然年金計劃退保機制具彈性,但亦設有折讓比率,不能取回100%本金。


資料來源: 經濟日報
--------------------------------------------
GI平台為一站式理財服務
由於我們不接受客戶直接投保,理財顧問如有興趣成為我們一份子,在獲取客人同意後,我們會把查詢個案轉介代理跟進。就有關以上文章,我們歡迎相關理財顧問留言或電郵你們有關資料給我們,方便我們日後用來作客戶轉介服務之用,請附上閣下咭片,方便我們核實身份。費用暫時全免!

連結登記: http://goo.gl/sB5nwJ


copyright© 2016 Great Info Company Ltd | Email: cs1@gi-info.com.hk | Templateism | MyBloggerLab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