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r Blog

Thursday, August 25, 2016

月薪5萬 為何仍會變「下流老人」?

由於筆者為定期更新,如想緊貼保險/相關資訊優惠及內容,可按Like連結,多謝支持。
------------------------


何謂下流老人?
日本有一個流行名詞,叫「下流老人」,意思並非指老人家「下流」,而是指這班老人的生活向「下流」,他們可能一天只吃一頓飯,排隊買平貨,家中常常是孤單一個人。日本作家藤田孝典的《下流老人》一書,就估計日本目前有600萬至700萬的「下流老人」。

學者又指,即使中產階級亦可能最終淪為「又窮又老又孤獨」的「下流老人」,只要在55歲後遇上以下情況:


隨科技發達、醫療進步,人類壽命增加,現代人必須早一點進行家庭財富管理,和保險公司或理財顧問商量,模擬老後的收入和支出。若以現在本港通脹4%計算,估算退休後收入要維持現時生活水平,單靠現有強積金供款已不足夠。

然而,要讓老後生活富足,不能只靠金錢或物質。頻繁與親友連繫、積極參與社區活動、與朋友相互扶持,都可以避免跌入「下流老人」的深淵。藤田指出,在高齡期,如果可以在陷入孤立之前和更多人建立相互支援的關係,就算生活陷入窮困,也不會那麼痛苦。


藤田孝典指出,55歲以前的人,生活以工作為中心。
銀髮族必須改變價值觀,「將生活重心從經濟轉為人際之間的連結。」如此可建立起拯救自己的安全網絡,並擁有分享樂趣和生活意義的夥伴,讓自己不會陷入孤立。

危疾保險可以保障危疾時的重大開支,退休儲蓄保險可以保障晚年老有所依,但若不改變價值觀,緃退休有所保障,但仍有可能孤獨終老。
----------------------------
何謂「啃老族」


「啃老族」其實是「尼特族(NEET)」於中台兩地網絡的叫法,
他們並非沒有能力找工作,而是主動放棄就業機會,寧可終日閒賦在家,靠父母養自己亦不願自立為生。

至於「尼特族」一詞是取自「NEET(Not currently engaged in Employment, Education or Training)」的國語譯音,最初起源於英國。

Thursday, August 18, 2016

理財醫生: 高分高收入

由於筆者為定期更新,如想緊貼保險/相關資訊優惠及內容,可按Like連結,多謝支持。
------------------------


提起理財兩個字,再加埋保險公司,好多人感覺都係.....
大家腦海中,做保險的好多時都係同一個樣.....男的帶眼鏡(斯斯文文咁),著老西;女的打份到職場女強人咁款;總之特色就係好正面,人生充滿打算咁,笑騎騎個種,比人感覺好陽光.......
香港地大部人都唔會否定保險屬於一種好的理財,及分散風險工具,但好多後生仔女拒絶入行,入得行都被標籤作搵快錢、聰明仔女,其實加入前線銷售,都要面對前所未見的朋友壓力之外,心諗

由於今日保險行業入場門檻低,質素仍然參差,所以吸引讀書高分的人入行是幾難的事;相反,社交網絡強大或主動活躍的人入行,只要本身成長環境的人不窮,通常業績都有不錯的成績,坊間量度保險銷售成績,國際公認的會用MDRT(Million Dollar Round Table),你可能會以為是百萬年薪,其實大概是他所單年收取的保費達一百或以上;再上一級是COT(Court Of Table),即代表MDRT的三倍業績;再上就是TOT(Top of Table)即代表MDRT的六倍業績,讀者可以再望望以下報導 : 

由2000年代起,業界已致力推廣財務策劃,其中保險只是理財策劃的一部分,如果看看上文不同熱門科目的收生中位數,以及畢業生的起薪點,你就會明白讀書成績好,未必一定收入高,但理財這行業,只要能對人有好的洞察力及理解能力,往往有不俗的收入。

而且小篇有個非正式統計,發覺成績越好的畢業生,特別是主動活躍的,越能於短時間內融入理財這行業成,甚至成為MDRT或更高成績,猶其是近幾年,已不可單單用以住的銷售模式去進行銷售,客戶要的事不是數量,而是顧問的質素....

如果能把別人世俗眼光拋開、明白工作的性質、放下做人身段,剔除自我標籤,以嘗試的心態,多點認識了解保險點解要人做,而不是好似自動汽水機咁賣人,往往會發現大不同,除了是事業上的發展機會,還可能有喜出望外的收入回報!


工作假期: 人生八大必到景點

由於筆者為定期更新,如想緊貼保險/相關資訊優惠及內容,可按Like連結,多謝支持。
-----------------------------

放完榜,想放低個書包,離開香港,出外走走,揀選工作假期最好,可以一邊旅行,一邊賺錢,同時增進人生閱歷,只要你係年齡18至30歲,並持有有效香港特區或英國國民(海外)護照,同時出發前出示經濟證明,顯示有足夠能力負擔當地逗留期間的費用,都可以申請工作假期,向世界出發。部份國家會要求工作假期申請人士同時在出發前選購保險,保障在當地意外或醫療的開支費用,讀者可以留意!



賣點:曾連續7年被評為世界上最適合居住的國家,亦有「楓葉之國」的美譽。不少人到加拿大工作假期從事餐飲業或文職工作。



2. 澳洲

賣點:澳洲地大物博,有不同的自然景觀,包括世界自然遺產大堡礁、古熱帶雨林、全球最大沙島等,到當地工作假期的人多參與農場、酒店餐飲、育兒的工種。


賣點:紐西蘭經濟以農業及工業化自由市場爲主,鹿茸、羊肉、奶制品和粗羊毛的出口值皆爲世界第一,不少人到當地皆從事果園收割、包裝、工廠加工、餐廳侍應、收銀工作。
4. 英國
賣點:選擇到英國參加工作假期的人多從事餐飲、咖啡店、售貨員行業。當地政府亦有限制參與工作假期的人士的工種,他們不可成為專業運動員或訓練員、醫生或牙醫。
5. 日本
賣點:當地的文化歷史別具一格,和服、茶道、京都、富士山等都是日本文化標誌。對於不少香港人來說,日本的民風民情、美食、文化活動等都十分吸引。
6. 法國
賣點:不少人到酒莊工作,亦會選擇到農場和酒店。
7. 韓國
韓風潮流下,韓食、韓國化妝品店大行其道,學韓文熱潮有增無減,亦讓韓國成為工作假期的熱門之選,工種以家教、繙譯、旅館、餐廳為主。
愛爾蘭工種多為農業、餐館。

Monday, August 15, 2016

多重危疾保懶人包

由於筆者為定期更新,如想緊貼保險/相關資訊優惠及內容,可按Like連結,多謝支持。
------------------------

保險,看似容易,其實複雜,特別在於多變的組合配合下,得出的理賠情況也會大不同,所以小編大多時也不會肯定某某保險公保費貴就是不好,緃然大家內容相同,但細節也不同,所以亦是這原因,吸引小編發掘更多他們的不同....
如果有這樣的感覺,你可能對保險已昇華至另一境界,而不再是糾纏於保費比較的一個保險達人了。
如何計算?
1. 不幸患上早期疾病,及後再患上危疾,其實最多可獲賠償多少? 

2. 另保單中的特別獎賞/終期獎賞會在賠償後會如何處理?

3. 保費是否免供? 

4. 保單是否仍然保障終身? 

答案就在下方........

早前的兩篇文章,已說明了痊癒期計算(http://www.gi-asia.com/2016/07/blog-post.html)及整體賠償由早期危疾至危疾的計算(http://www.gi-asia.com/2016/07/blog-post_11.html),今次要分享的,就是整個多重危疾保險的最大賠償計算

賠償無上限?
部份保險公司的多重危疾保險,會就癌症提供多於投保額100%或我們所理解的多於一次賠償;若保障上限為投保額的300%,投保人不幸患上早期癌症,再後再惡化轉變成癌症,最高賠償如是如何?看看以下例字說明(為簡單起見,免費保障不計算入內):

保單條款....
  • 原位癌位賠償: 每次投保額的25%,最多賠償2次,上限美元xx
  • 癌症賠償: 每次投保額的100%,最多賠償3次
  • 總癌症賠償: 原位癌位賠償+癌症賠償上限300%
  • 豁免保費: 於早期嚴重疾病保障及嚴重疾病保障賠償超過或等於當時保額之 100%後可豁免往後所有保費
  • 保障年期: 終身,但如於 xx 歲前已獲保額之100%賠償,保單會於 xx 歲時終止
  • 特別獎賞/ 終期獎賞: 
於下列最早發生的情況下支付: 
1. 支付身故保障時; 
2. 支付之早期嚴重疾病保障及嚴重疾病保障的 已賠償總額首次達到本計劃當時保額 100% 時;
3. 支付退保保障(部份或全部退保),或終止保單時

如果一份危疾多重保障,就癌症高賠償上限300%,即代表包括原位癌在內,上限最多賠償為投保額的300%,筆者會按以下情況1、2及3再解說
情況1 25+100+100+75=上限300
情況2 25+25+100+100+50
情況3 100+100+100
特別獎賞/ 終期獎賞?
讀者要留意以上計算,當賠償額到達保額100%時,保單中的特別獎賞/ 終期獎賞便會於賠償時一同支付,同時保費亦會獲得豁免,但要注意保障亦會由終身變成至xx歲。

預支不同額外賠償?
在額外賠償的計算下,原位癌變成癌症,總賠償會是125%;若是預支的情況下,原位癌變成癌症,總賠償只是100%。筆者把市面上不同保險公司的計劃做了個比較,供大家參考

總結
一連三篇文章,簡單介紹了危疾保險,特別是就多重危疾保險,在早期危疾賠償下的計算如何處理,配合前二篇的分享,相信讀者會對這類危疾保險產品更多理解,在保費掌握力上會擴闊更多視野,如果能配合分紅保單篇分析(http://www.gi-asia.com/2016/07/blog-post_37.html),就能更加相得益彰。



奧運人生

由於筆者為定期更新,如想緊貼保險/相關資訊優惠及內容,可按Like連結,多謝支持。
------------------------


如果要問,何謂最好的理財方法,筆者會答先投資好自己品格,因為謙卑、禮讓、尊敬,堅持,未必要達到一個硬性目標才算是成功,有時可能心靈的滿足更勝過任何的一切,送給的不單是讀者,還有在理財行業上打拼的顧問們....


有種人生羸家叫傅園慧


泳場上沒有分你我他,落場最重要的就是享受過程,嬴輸都是其次,最重要今天的我打敗昨天的我。

奪得女子100米背泳銅牌的中國游泳運動員傅園慧憑著一句「我已使出洪荒之力」及在受訪時表情多多,俘虜大眾的心,就連外國傳媒都稱讚她是「最可愛選手」。

年僅20歲的小妮子曾經腰部受傷,於奧運3個月前仍在接受恢復訓練,接受訪問時形容自己「真的有時候都感覺我已經要死了」,但回看這段「生不如死」的訓練生活,她不想細訴,只說了一句:


是對手也是朋友


不打不相惜,這句說話放諸四海皆準

兩屆奧運會羽球男單冠軍林丹與被稱為「大馬羽球一哥」李宗偉,曾被形容為賽場上「偉大的對手,永遠的朋友」。對手的宿命始於2005年的馬拉西亞公開賽半決賽,總共對壘36次,林丹贏了25次。

12年倫敦奧運,林丹與的李宗偉的男單決賽十分驚險,最終林丹成功反超對手,以21︰19衛冕冠軍,他賽後激動萬分,把球衣掟向觀眾席,但同時也不忘向宿敵表示:
4年後里約同場,他們打出的不單是一份堅韌不屈的精神,更給予人們一種惺惺相惜的感覺,看來戰場已成為了他們的舞台,最後王者未知會是林丹還是李宗偉,或是其他後起之秀,但可以肯定他們已打出了奧運精神,比賽第二、友誼第一

新加坡小“飛魚”贏了美國大“飛魚”


沒有什麼不可能,年紀細10年,今天可以同偶像同台拍攝,這幅照片特別有意思,是朋友,亦是偶像,感覺不可思議!

21歲新加坡“小飛魚”斯庫林(Joseph Schooling)在男子100米蝶泳決賽以50秒39的佳績,力挫美國名將菲爾普斯奪得奧運金牌。斯庫林爆冷奪金後說:
打破世界紀錄的中國游泳名將孫楊曾經號稱自己是1500米自由泳的“王者”(I'm the King),但據說是由於感冒而沒有能夠進入決賽,令人大跌眼鏡。



不管我在成績上超越她,她依然是我的郭姐

成績從來也是給人破的,嬴別人還不給嬴昨天的我開心。

中國跳水隊名將吳敏霞成功摘下奧運第五金,亦成為中國獲得最多奧運獎牌的運動員,為其跳水生涯畫上完美句號,及其成績超越了前師姐郭晶晶,及後今屆奧運贏得金牌後,她亦言道:「現在所以不管我在成績上超越她,她依然是我的郭姐,這一點從來不會改變。

「牛下女車神」加油!

人算不如天算,意外就是意外,最重要的是跌下爬起來,還有爭先賽。

李慧詩在凱琳賽事中一直守在第一位,但比賽尚餘2個半圈,李慧詩加速時與澳洲的美雅絲有輕微碰撞,之後失平衡跌倒,事後李慧詩能自行離開賽場。最終以第7名完成凱林賽,雖敗猶榮。賽後「女車神」接受訪問時表示,她只是輕微擦傷傷,並着大家不用擔心。


copyright© 2016 Great Info Company Ltd | Email: cs1@gi-info.com.hk | Templateism | MyBloggerLab

Powered by Blogger.